开馆时间7:00
闭馆时间23:00

夏日阅光——2025暑期推荐书单

  • 发布时间:2025-07-18
  • |
  • 作者:
  • |
  • 来源:资源建设部
  • |
  • 阅读次数:

盛夏已至,蝉鸣渐起,又到了最适合与书为伴的季节。暑假不仅是放松身心的时光,更是沉淀思想、拓展视野的黄金期。无论是想深入专业领域,还是探索未知的世界,一本好书都能成为你最好的向导。为此,我们精心挑选了以下书籍,涵盖科技前沿、人文思考、个人成长等多个维度,希望能为你的假期增添知识的厚度与思维的乐趣。愿这些文字陪你度过一个既充实又自由的夏天,在阅读中遇见更辽阔的自己。

翻开书页,让思想远行——你的暑假书单,就此启程。

1.《兴亡:中国两千年治理得失》

著者:沈刚

索书号:D691.2/45

馆藏地:雁塔校区-雁塔人文/社科书库;草堂校区-人文/社科图书区

推荐语:从国家运营系统大环境、价值观、方法论、组织和资源等五个维度出发, 全新揭示了中国历代王朝治理体系的变迁和得失。即在东亚大陆相对独立的大环境之内, 以儒家思想作为价值观,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郡县制作为统治的方法论, 最高统治者以及组织体制主体的士大夫文官势力, 通过编户齐民制度进行资源的控制和动员, 形成了系统独特的循环和闭环, 并在秦始皇统一后的五个历史阶段, 呈现出普通性的规律和特殊性的形态。作者发挥跨领域写作的优势, 融合了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等多种知识, 独辟蹊径, 贯通古今, 将大历史视野与帝王白描相结合, 便于读者快速理解古代帝制的历史, 理解王朝运营背后的逻辑, 为现代企业等组织管理寻找历史的回音。

2.《我看见的世界》

作者:李飞飞

索书号:K837.126.16/28

馆藏地:雁塔校区-人文/社科书库;草堂校区-人文/社科图书区

推荐语:本书入选2025年普林斯顿大学暑期推荐书单。由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李飞飞所著,不仅回顾了她的个人成长经历——从中国移民到美国,最终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和AI领域先驱的历程,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伦理挑战以及科技如何塑造未来社会。书中融合了科学、技术与人文思考,适合对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感兴趣的读者。

·

3.《1%法则》

著 者:(意) 卢卡·马祖切利

索书号:B842.6/340

馆藏地:雁塔校区-人文/社科书库;草堂校区-人文/社科图书区

推荐语:生活是一场长跑而非100米跨栏赛,以1%法则的心态,不依赖意志力、不内耗、不焦虑,设定信号、简化行为、提高动机,一点儿小改变、一个好习惯,将会产生复利效应,如滚雪球般,为你带来丰硕的人生成果。《1%法则》提供了一种改变人生的创新方法,通过逐步、逐次的1%,将小阻力行动融入生活,将重要的行为转化为易于重复的动作,从而引发一种良性的习惯循环,并以新的、良好的习惯替代坏习惯。

4.《置身事内》

作者:兰小欢

索书号:D630.1/66

馆藏地:雁塔校区-人文/社科书库;草堂校区-人文/社科图书区

推荐语: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兰小欢的通俗学术著作,解析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从地方财政、城市化到产业政策,语言平实却视角独到。不同于西方经济学教材,本书扎根中国现实,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底层逻辑。

5.《卢浮宫巡礼》

著 者:程抱一

索书号:J205.1/107

馆藏地:雁塔校区-建筑分馆;草堂校区-人文/社科图书区

推荐语:本书是一曲献给卢浮宫博物馆和整个人类艺术史的虔诚赞歌。作者程抱一,是法兰西学院唯一华裔院士,被誉为“中西文化永远的摆渡人”,亲选卢浮宫典藏画作,以饱蘸激情的笔触,完成了一幅印象派风格的艺术史画卷。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围绕数十位西方艺术核心人物,展开一场驳杂而又愉悦的散步。作者的目光透过画布表层,探入哲思与美学的领域,是理性与感性交汇在“观看”时刻的完美复现。读者在对西方伟大艺术品的深入认知的同时,更能得到爱与美的享受。

6.《到自然中去!人类与自然的情感关联》

著 者:丽莎·加尔尼埃(法)

索书号: B84-05/16

馆藏地:雁塔校区-人文/社科书库;草堂校区-人文/社科图书区

推荐语:该书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人类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书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宁静,更深入探讨了我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渴望与依赖。作者通过对不同自然场景的描绘,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自我与自然的关系,鼓励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感受自然的治愈力量,帮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方向,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7.《布鲁克林有棵树》

著 者:贝蒂·史密斯(美)

索书号: I712.45/1128

馆藏地:雁塔校区-文学书库;草堂校区-人文/社科图书区

推荐语:小说以布鲁克林的贫困街区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孩弗朗茜的成长历程。书中的弗朗茜在贫困与苦难中努力求知,渴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她的成长之路充满挫折,但她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部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力量,以及在困境中坚守希望的重要性。作者贝蒂·史密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与温暖。它让我们明白,无论出身如何,内心的渴望和努力都能成为改变命运的钥匙。


8.《麦克斯韦妖与金苹果:新千年的全球失序》

著者:(美)兰德尔·施韦勒;高婉妮,邓好雨 译

索书号:D5/133

馆藏地:雁塔校区-雁塔人文/社科书库;草堂校区-人文/社科图书区

推荐语:施韦勒考虑的是世界政治的未来, 将我们对技术的依赖和我们多任务、分心、无序的生活与无政府状态下的世界秩序联系起来。他在书中融合了两个概念: “金苹果”取自希腊神话, 它挑起并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代表“失序”; “麦克斯韦妖”是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为反转一切封闭系统的内在熵增进程而进行的思想实验的中心, 它通过一种超人的手段, 根据分子所具备的动能差别, 对其进行排序, 从而挑战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国际政治中代表“秩序”。作者认为世界正在转型, 我们正步入熵的时代。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凡事皆有可能发生, 而又不可预测。施韦勒将对两个概念的奇思与未来的国际社会发展前景联系到了一起, 用物理上热力学的概念和发展模式给国际政治以思考。

(以上电子书均来源于掌阅精选)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西安市草堂寺景区草寺东路

电话:029-82202534 E-mail:libjsb@xauat.edu.cn

总访问人数: 今日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