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阳光洒进图书馆的座位,当指尖拂过书架上的典籍,这里便成为了我们追逐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港湾”。作为校园核心的公共学习空间,图书馆的座位、研修间、研讨室等资源,承载着“公平共享、服务育人”的初心,更维系着优良学风的培育根基。为了让每一份资源都能真正服务于学习需求,让每一处空间都能充盈专注、文明的氛围,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 精准预约不盲目:根据实际学习或研讨计划预约资源,不“囤座”“占座”,不预约后无故缺席;
2. 合理规划时长:单次预约时长与学习安排匹配,不恶意延长,避免资源长期闲置;
3. 临时离开守规则:中途需离开时,通过系统办理“暂离”手续,而非用书包、书籍“占位”;不遗留个人物品占用座位。
1. 按功能使用空间:自主学习座位专注备考、阅读,不用于追剧、打游戏;研讨室、多功能厅聚焦小组学术研讨(如课程论文、科研项目、竞赛准备),不开展闲聊、聚餐、聚会等非学习活动;
2. 多人空间不闲置:使用研讨室、研修间时,确保实际参与人数与预约人数匹配,不“少人多约”,让更多小组能共享资源;
3. 尊重专属空间:共享办公室为教职工专用,不违规进入或借用权限,清晰区分资源用途。
1. 保持安静不喧哗:自主学习区零交谈、不外放声音,研讨区控制音量,接打电话到馆外或无人区域;
2. 爱护设施不损坏:不刻画桌椅、不涂抹门窗,使用桌椅、设备后及时复位,发现设备故障主动告知工作人员;
3. 维护整洁不杂乱:不携带户外椅、食物、有色饮料入馆,不随地丢垃圾;学习结束后“人走物清”——座椅归位、桌面擦净,让下一位使用者能即刻开启学习。
1. 拒绝“形式化占座”:预约座位后主动投入学习,不出现“占座后长时间离馆”“在座位上玩手机、睡觉”等浪费资源的行为,让每一次预约都成为“有效学习”的开始;
2. 践行“共享互助”:发现他人遗留物品占座或闲置的预约座位,主动向工作人员反馈,共同维护“资源不浪费、人人有机会”的环境;
3. 争做“文明倡导者”:看到身边同学有违规或不文明行为时,友善提醒;将图书馆视为“集体学习家园”,而非“个人专属区域”,让规范用馆成为共识。
为保障资源公平使用,图书馆会持续开展日常巡查和随机抽查,也会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文明使用者”评选等活动,助力大家养成好习惯。若偶有违规,我们会先以提醒、引导为主;若多次违规影响他人,将依规采取暂停入馆权限等措施——这不是“约束”,而是为了守护多数同学的公平权益。
同学们,图书馆的光,需要我们共同点亮;优良的学风,需要我们共同培育。让我们从“按需预约”的小事做起,从“文明自律”的细节践行,用每一次规范用馆的行动,让这片知识港湾更温暖、更高效、更有力量!

 
